中国球员留洋新突破!20岁小将获欧洲报价,葡甲或成跳板 In 减肥方案 @2025-07-26 23:28:55
说到葡萄牙联赛,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本菲卡、波尔图这些豪门。其实葡甲才是真正的"造星工厂"。就拿韦世豪来说,当年在葡超踢不上球,下放到葡甲才逐渐找回状态。现在效力西甲的武磊,当年在西班牙人队的表现,本质上也是靠葡甲时期打下的基础。葡甲虽然只是第二级别联赛,但比赛节奏和对抗强度远超中超。数据显示,葡甲球员场均跑动距离达到108公里,比中超多出13公里,而且无球跑动占比超过40%。这对依木兰这种技术型中场来说,既是挑战更是机遇——想在中超靠"偷懒式踢法"蒙混过关行不通,但在欧洲联赛,这种跑动能力就是吃饭的本钱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真能成吗?山东泰山那边态度挺微妙。俱乐部一方面说依木兰"能力不足",另一方面又担心他成为"第二个董方卓"。这种矛盾心理可以理解:放走年轻球员,万一在欧洲混不下去,以后想用都用不了;可要是不放,看着人家进步,自己培养的球员被欧洲俱乐部抢走,更不是滋味。但换个角度想,现在中超俱乐部引援动不动就砸上亿,与其把钱都花在外援身上,不如支持自家孩子出去闯闯。要是依木兰真能在葡甲站稳脚跟,未来回国身价翻倍不说,还能带动更多年轻人留洋,这才是真正的"长远投资"。
再看看国内青训的现状,更让人觉得这事儿值得冒险。中国足协刚开完青训动员会,主席宋凯都承认现在青训"急功近利",光顾着抓比赛成绩,忽视了训练质量。数据显示,国内注册的D级以上青训教练才8万多人,平均下来每支职业俱乐部梯队都分不到10个专业教练。这些教练多半是退役球员出身,很多人连最基本的运动损伤急救都不会。反观波尔蒂芒人的青训体系,人家有整套科学训练方案,从12岁开始就给球员配备运动心理辅导师,训练场边常年站着营养师和理疗师。这种全方位培养模式,是国内俱乐部难以企及的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这次转会。有球迷翻出旧账:当年董方卓刚去曼联时也是天之骄子,结果被扔到比利时安特卫普"养老",回来时球技没涨,脾气倒见长。现在的中超球员,有几个能适应欧洲的饮食和气候?依木兰现在还在养伤,要是到了欧洲旧伤复发,俱乐部会不会直接把他晾在一边?更现实的问题是,中超俱乐部现在日子都不好过,要是依木兰在欧洲踢不出来,将来回国转会费怕是连本都收不回。
但换个角度看,这正是中国足球需要的"阵痛"。看看日本足球是怎么崛起的?1993年J联赛刚成立时,他们就强制要求俱乐部必须配备青训教练,现在日本J联赛球队的青训教练,个个都有欧洲执教经历。反观我们,直到现在还有俱乐部把青训当"面子工程",训练场上教练冲着小球员大吼大叫,吓得孩子们连球都不敢碰。这种环境下,能出几个真正的足球人才?
说到底,这次转会就是个试金石。如果波尔蒂芒人能把依木兰培养成亚洲顶级中场,那不光是中国足球的胜利,更是证明欧洲俱乐部的眼光没错。就算最后没成,至少让国内俱乐部知道:与其守着中超这块"温室",不如把孩子扔到欧洲的"冰天雪地"里锻炼锻炼。就像当年徐根宝把武磊送到西班牙人,虽然前两年坐冷板凳,但回来后直接成了国足大腿。现在中国足球需要的,正是这种"放养"的勇气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,中国足球搞了这么多年,最缺的不是钱,而是耐心。别总想着"三年夺冠"、"五年进世界杯",先把青训体系扎扎实实建起来。这次依木兰要是能成行,哪怕最后没踢出来,至少能让更多家长愿意送孩子踢球——毕竟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:咱中国孩子出去踢球,真能挣到钱、踢上球、有出息。这才是中国足球最需要的"正能量"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